基于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现代 远程学习平台系统的构建与测试外文翻译资料

 2022-12-19 06:12

英语原文共 3 页,剩余内容已隐藏,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


基于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现代

远程学习平台系统的构建与测试

颜 亮

阜阳师范大学,安徽 阜阳 236037

摘要:为了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,设计开发了远程学习平台。本文介绍了Struts和Hibernate体系结构,选择了三层体系结构。同时介绍了Struts和Hibernate在设计中的作用。远程学习平台包括在线学习模块、教学资源模块、在线考试模块、试题下载模块、在线讨论模块和在线问答模块,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交互性。该系统能有效地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。开发结果表明,该结构的每一层都可以专注于特定的角色和功能,并相互协作。网络教学平台采用B/S模式,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在线教学。

关键词:远程教育,Struts,Hibernate。

1绪论

远程学习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基础。它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应用之一。目前,远程学习还处于发展阶段[1]。本文旨在设计一个远程学习平台,以辅助教学和整合远程学习资源为目的,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[2]。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,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渠道。因此,我们应该探索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。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,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[3]。远程教学能带来极大的方便,满足网络环境下师生的教学需求。远程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、交互性和共享性[4]。这种教学模式为学校创造了一个新的教育环境,通过互联网传播学校优越的教育资源、优秀的教育成果和优秀的教师。在这种模式下,教师可以在家教学,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知识,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工作标准化,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[5]

2开发技术

2.1 Struts框架

MVC是J2EE平台下的一个推荐模型。MVC包括模型层(Model)、视图层(View)和控制器(Controller)。用它设计系统具有低耦合、高内聚性的特点。虽然MVC在使用初期的工作量较大,但是MVC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重用性,能够开发具有大量用户界面和复杂业务逻辑的大型应用程序[6]。此外,它还能提高后期软件开发的效率。因此,选择了MVC模式来开发远程学习平台。Struts是一种基于Java的框架技术,是目前最常用的JSP Web框架之一。它是一个开源的MVC框架。JSP模型2标准中的Struts框架根据J2EE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扩展。Struts是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设计,它可以为视图提供一系列自定义标记功能[7]

2.2 Hibernate框架

在当今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,数据持久化操作无疑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。Java数据库处理技术最常见的是JDBC编程。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嵌入大量的SQL语句,而且会严重影响程序的可维护性。当数据模型很复杂时,这种方法可能会变得耗时[8]。Hibernate是一个ORM框架,它是一个提供数据库服务的开源中间件,可以使数据库的操作变得非常简单。Hibernate非常灵活,它提供“轻量级”和“全面性”两种架构。因此,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程序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构[9]

2.3 SSH框架

应用软件结构按层数可分为一层、二层、三层或多层。在应用程序开发阶段,通常使用两层体系结构,即C/S模型。此结构将应用程序分为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,大多数服务都在客户端运行。每个客户端都有一个数据引擎,当多个客户端访问数据库时,每个客户端都要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数据连接。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展,软件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。原有结构的功能难以满足新的需要。在SSH框架中,用户不需要安装特定的客户端,只要选择一个Web浏览器。在B/S结构中,应用程序基于中间件技术分为表示层、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。这三层是相互独立的,任意一层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其他层的功能。

3远程学习平台设计

3.1 系统架构设计

学生和教师是远程学习平台的主要用户。图1是系统的结构。将系统分为表示层、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。每一层都有一个集成的框架和策略。这种方法可以隔离不同级别之间的依赖关系,促进系统扩展。这种框架可以减少客户端的负担,增加代码重用性和适用性。它使得分布式开发和动态更新的系统维护更加容易。在这个系统中,Struts应用于表示层。表示层可以细化为视图层和控制层。Hibernate应用于持久层,以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持久数据的固化。

图1系统架构图

远程学习平台的结构是多层次的。在开发过程中,合适的体系结构可以解决系统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。在远程学习平台体系结构设计中,对现有的网络设备和教学资源进行了研究。教学平台客户端为IE浏览器,架构为B/S三层架构(模型层M、视图层V和控制层C)。同时,选择SSH(Spring Struts Hibernate)框架。系统采用模块化开发,具有跨平台功能。它可以移植到不同的操作系统上。此外,随着功能需求的增加,只需添加少量的代码即可。表示层、业务层和持久层划分可以使用户和数据库分离,用户不能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,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。远程学习平台包括在线学习模块、教学资源模块、在线考试模块、试题下载模块、在线讨论模块和在线问答模块。

3.2 系统网络拓扑设计

B/S三层架构被用于远程学习平台。图2是基于实际情况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。远程教育平台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集中在信息中心。Apache Tomcat服务作为系统的Web服务器,SQL Server 2005 Navicat用于数据库管理。本设计使用冗余拓扑。在正常周期内,一台服务器被用作应用服务器,而另一台服务器被用作数据库服务器。两者都能监测机器的状况。当一台机器失灵时,另一台机器开始对接相应的服务来处理任务。所以系统可以正常工作。用户是学生和教师,主要分布在办公室和宿舍。用户可以通过路由器和防火墙连接到校园网。

图2网络拓扑结构

在数据库的设计中,因为此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量的教学资源上。这些资源都存储在数据库中,所以数据库是网络教学的核心平台。系统采用Hibernate将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分离,用DAO(数据访问对象)来访问数据层。此数据逻辑层旨在将业务逻辑与数据源分离开来,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软件层次结构。另外,远程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数据量大,存储时间长。因此,SQL Server被用作持久层服务器。数据库设计应遵循一致性、完整性、安全性、可扩展性和标准化的原则。在数据库设计阶段,应尽可能减少冗余数据,以便于数据备份和维护。

3.3 系统测试

在系统承载能力测试中,通过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系统的吞吐量来判断。首先计算系统流量的单位时间,然后根据业务量计算系统吞吐量。测试结果表明,该系统可以实现每分钟7次操作。系统响应时间随着系统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加。系统吞吐量与系统用户数成正比。但是当用户继续增加时,系统的吞吐量会逐渐下降。在系统可靠性测试中,系统连续运行30天依然能够响应用户的操作。结果表明,在这段时间内,系统运行正常,误差率几乎为零,可以初步确定系统的可靠性。

结论

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,远程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。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个远程学习平台,并提供教学支持服务,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。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、概要设计、详细设计、系统实现等步骤。标准的开发过程可以保证软件开发的效率、质量和可维护性。

参考文献

[1] I. V. Osipov, A. Y. Prasikova, A. A. Volinsky, 'Participant behavior and content of the online foreign languages learning and teaching platform',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, vol. 50(C), pp. 476-488, 2015.

[2] X. Ma, H. Yang, N. Li et al., 'The application of SSH technology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ntrol platform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accounting system',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ciences amp; Engineering, vol. 15, no. 3, pp. 367-373, 2015.

[3] J. H. Lee, E. R. Daugharthy, J. Scheiman et al., 'Fluorescent in situ sequencing (FISSEQ) of RNA for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in intact cells and tissues', Nature Protocols, vol. 10, no. 3, pp. 442-58, 2015.

[4] S. Laver, L. Croxon, 'Narrative pedagogy with evolving case study-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gerontic nursing practice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', 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, vol. 15, no. 5, pp. 341-344, 2015.

[5] K. Yu, X. G. Yue, A. A. Madfa et al., 'Application of Problem-Based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 Medical Education',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mp; Theoretical Nanoscience, vol. 13, no. 5, pp. 3414-3417, 2016.

[6] L. Sun, '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nd Effective Interac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Smart Classroom'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Home, vol. 10, no. 11, pp. 165-176, 2016.

[7]B. Zhou, 'Smart Classroom and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'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Home, vol. 10, no. 10, pp. 145-156, 2016.

[8] M. P. Sullivan, Glenn Snyder, Paul Diesing, Conflict Among Nations: Bargaining Decision 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es,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, vol. 93, no. 4, pp. 688, 2015.

[9] Z. Tao, H. Zhang, Y. Peng, Yanshilixue Yu, Gongcheng Xuebao et al., 'Frame structu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multi-source system cloud service platform for landslide monitoring[J]' in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mp; Engineering, vol. 36, no. 7, pp. 1649-1658, 2017.

剩余内容已隐藏,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


资料编号:[19680],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,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

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!立即支付

课题毕业论文、文献综述、任务书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